各学院、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提升素质教育课程质量,规范素质教育选修课申报,学校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课教师培训与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指南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丰富优质课程资源供给,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根据学校现有课程资源,鼓励和支持教师开设以下方向的课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包括《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题课,以及教师自主建设的体现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史等专题课程;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包括开设围绕人工智能核心原理、人工智能应用技能、人工智能素养等内容的理论课程,更鼓励教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开设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文化和伦理影响的探究性课程。
——公共艺术类课程,鼓励教师开设着力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鼓励教师开设能够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市场,激发就业潜能、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与事业观,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鼓励教师开设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通识课程;
——鼓励教师开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拓展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素质课程。
二、具体安排
(一)课程申报
1.“通专融合”课程申报
“通专融合”课程为本学院专业基础课(无前修专业课程需求、能增加课堂容量的课程)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放选课,作为“通专融合”类素质教育选修课(暂不考虑实验类课程)。按“素质教育选修课”单独编制课程代码,进行教学运行和工作量计算管理。
2. 新开课申报
教学单位的教师,将“新开课申请表”(附件1)填写完毕后提交至学院教学办公室,由教学院长签字审批;非教学单位的教师,将“新开课申请表”(附件1)填写完毕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人文素质教研部(良乡校区东北区文三楼1001)审批。
各教学单位以及人文素质教研部填写“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汇总表”(附件2),与申请表一起,电子版发至lcrejoice@bit.edu.cn,纸质版交至教务部课程教材室(良乡校区文萃楼A402),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12日。
(二)开课培训
此次申报素质教育选修课(含“通专融合”课程)开课的教师,均需参加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精工研习营·素质教育选修课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培训时间为11月,具体培训要求见表1。
表1 精工研习营·素质教育选修课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方案
模块 |
主题 |
性质 |
|
模块1 |
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及特点 |
必修 |
|
课程思政 |
|||
师德修养与教学伦理 |
|||
模块2 |
有主讲授课经验: 免修 |
无主讲授课经验: 教学技能工作坊 |
必修 |
模块3 |
中期学生反馈 |
选修 |
|
教学设计精细化打磨辅导 |
|||
(三) 开课考核
经专家组考核(12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通过后,方可开课。若未通过新开课考核,已修模块2的教师建议预约咨询服务,下学期重新申请考核;免修模块2的教师需补修模块2,下学期重新申请考核。
三、其他事项
1.素质教育选修课分为文化素质选修课(哲学与历史、文学与艺术、健康与社会、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创新与创业六大类)和实践训练选修课(科技实践、艺术实践、文化实践三类)。
2. 新开素质教育选修课原则上在良乡校区开设;实践类课程可申请不超过5000元/轮次耗材经费;“通专融合类”课程将与原专业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地点上课。
3.若已开选修课持续两个学年未开,教师自愿重新开课需按新开校选修课流程参加培训考核及申报。
4.主讲教师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具有讲师(或同等水平)以上职称。特殊情况报主管校长批准后执行。
五、联系方式
申报工作咨询:
教务部课程教材室刘畅,电话81382226
教师发展中心李卓欣,电话68918966
人文素质教研部张波,电话81381301
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
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研部
2024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