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校际公选课的选课通知

各位同学:

  为拓宽素质教育课程资源,推进医工融合建设发展,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校际公选课,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课要求和安排

  1. 学生通过北京理工大学校内访问: http://xk.bit.edu.cn/xsxkapp/sys/xsxkapp/*default/index.do

  校外可使用vpn登陆校园网络,查找本科生选课系统进行网上选课,选课安排及要求参照选课通知。

  2. 选课学生需按开课学校课程要求完成学习,获得成绩计入北京理工大学成绩单。

  3. 选课学生需遵守开课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课程目录和信息

序号

课程名称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地点

学时

学分

容量

课程归属

课程种类

1

经络腧穴学(北中医)

程凯

4-11周:星期一 11-13节 文萃楼I203

24

1.5

30

文化素质通识课

健康与社会

2

中医学基础(北中医)

许筱颖

6-7周:星期一 6-7节

文萃楼F604

6-7周:星期四 3-4节 文萃楼F604

8-19周:星期四 3-4节 8综教A406

6-19周:星期五 1-2节 文萃楼F604

32

2

30

文化素质通识课

健康与社会

  注:课程简介见附件


  三、联系方式

  教务部 刘老师,电话81382226


教务部

人文素质教研部

2022年8月17日


附件: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简介

课程简介

1

经络腧穴学

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经络腧穴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针灸泰斗程莘农院士之孙,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经络腧穴课程联盟理事长,出版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20余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经络腧穴基本知识,熟悉临床常用穴位的定位与应用,为学习针灸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掌握经络腧穴学的基本内容:十四经脉循行、病候、常用经穴和奇穴的定位、性质及主治。熟悉其它经穴、奇穴的定位、主治,了解部分经络、腧穴的古代文献及近代研究。

2

中医学基础

许筱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基础学》主讲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全国名老中药专家刘燕池传承工作室、北京市中医局“3+3薪火传承”项目程士德名老中医工作室学术骨干。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妇科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研方向为“天人相应”理论的文献、实验及临床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6篇, SCI论文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 校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16项。主编教材教辅3部,副主编3部。参编论著32部。

《中医学基础》是供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中药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熟悉和了解有关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预防、治则、养生和康复。蕴含着中医哲学观、生命观、疾病观、防治观等思政教育思想源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中药学相关各科,培养具有较强的中医药思维与专业实践能力,能在中药教学、科研、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中药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在教学中也让学生逐步意识到作为中医药人所肩负的责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