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学院: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共计申请新开设文化素质通识选修课29 门、实践训练通识选修课10门、通专融合类课程10门。按照相关规定,对28门新开文化素质通识选修课、5门新开实践训练选修课进行了试讲。根据听课专家组评审的意见和建议,决定新开设23门文化素质通识选修课,同意新开设8门实践训练选修课,同意新开10门通专融合类课程。教务部审核批准开课后,望各相关学院做好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工作,确保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附件: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新开文化素质通识选修课
2.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新开实践训练通识选修课
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新开通专融合类课程
4.新开文化素质通识教育选修课试讲的反馈意见
5.新开实践训练通识教育选修课试讲的反馈意见
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
2018年12月4日
附件1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校新开“文化素质通识” 选修课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 师 | 开课单位 | 开课地点 | 课程种类 | 学时 | 学分 | 
| 1 | 国防科技中的纳米技术 | 甘强 | 机电学院 | 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概论 | 周荣花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3 | 集合论——开启理性思维的钥匙 | 张峰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4 | 工程伦理 | 薛庆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中关村 | 健康与社会 | 32 | 2 | 
| 5 | MATLAB在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 | 姜增如、李怡然 | 自动化学院 | 中关村、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6 | 生态修复与美好生活 | 吴玉凯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7 | 企业危机管理 | 张纪海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良乡 | 经济与管理 | 32 | 2 | 
| 8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 廖华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良乡 | 经济与管理 | 32 | 2 | 
| 9 | 数字经济与商业创新 | 张剑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良乡 | 经济与管理 | 32 | 2 | 
| 10 | 中国古代器物之美 | 张鹏、贾金莉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1 | 领航讲堂——人文素质名家系列讲座 | 外聘专家/许晶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2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学 | 薛少华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13 | 汉语语言与文化 | 韩超 | 外国语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4 | 中国文化精粹(英语) | 张莱湘、张渊 | 外国语学院 | 中关村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5 | 从TED精品演讲看公共演讲艺术(英语) | Michael Bumann | 外国语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6 | 电影中的美国体育文化(英语) | Kimberley Bumann | 外国语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7 | 西方电影叙事入门 | Shaunda Stetson | 外国语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8 | 英语报刊阅读 | 弓军 | 外国语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19 | 英语语言发展漫谈 | 郭戈 | 外国语学院 | 良乡 | 文学与艺术 | 32 | 2 | 
| 20 | 生活中的化学 | 李鹏飞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21 | 材料基因导论 | 王俊升、黄厚兵、靳柯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中关村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22 | 化学与生命科学 | 杨帆致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良乡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 23 | 数值仿真概论 | 廉艳平 | 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 中关村 | 科学与技术 | 32 | 2 | 
附件2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校新开“实践训练通识”选修课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 师 | 开课单位 | 开课地点 | 课程种类 | 学时 | 学分 | 
| 1 | 宽带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实验 | 卢继华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中关村4#338 | 科技实践 | 48 | 1.5 | 
| 2 | 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 | 杨青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中关村1#402 | 科技实践 | 48 | 1.5 | 
| 3 | 化工流程模拟实训 | 黎汉生、梁文强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良乡化学实验楼109 | 科技实践 | 32 | 1 | 
| 4 | 装饰美学与纹样 | 贾金莉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中关村体育馆地下报告厅 | 艺术实践 | 32 | 1 | 
| 5 | 声乐艺术的技巧掌握与实践 | 贺春华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中关村 | 艺术实践 | 32 | 1 | 
| 6 | 节日与民俗艺术 | 曲香竹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中关村体育馆地下报告厅 | 艺术实践 | 32 | 1 | 
| 7 | 能源存储与科技实践 | 黄佳琦、崔彬彬 |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中关村求是楼415、416 | 科技实践 | 32 | 1 | 
| 8 | 西班牙语入门 | 曾艳 | 外国语学院 | 良乡 | 文化实践 | 32 | 1 | 
附件3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校新开通专融合类课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 师 | 开课单位 | 课程种类 | 学分 | 学时 | 可扩充 | 
| 1 | 计算机图形学 | 程成 | 计算机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5 | 40 | 60人 | 
| 2 | 生物医学检验仪器 | 李勤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3 | 48 | 10人 | 
| 3 | 医学成像原理与图像处理 | 温俊海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5 | 40 | 10人 | 
| 4 | 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辛怡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 | 32 | 20人 | 
| 5 | 生物力学与仿真技术 | 陈端端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 | 32 | 20人 | 
| 6 | 脑功能分析技术 | 闫天翼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 | 32 | 20人 | 
| 7 | 数值计算与常用算法 | 高宝丰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 | 32 | 30人 | 
| 8 | 自动控制理论 | 徐远清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 | 32 | 20人 | 
| 9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 李玉娟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 | 32 | 20人 | 
| 10 | 环境生物技术 | 李艳菊 | 生命学院 | 科学与技术 | 2 | 32 | 20人 | 
附件4
新开文化素质通识教育选修课试讲的反馈意见
1.甘强《兵器科学中的纳米技术》:课程信息量大、课程知识准备充分。建议修改题目为《国防科技中的纳米技术》,进一步明确成绩考核方式。同意开设。
2.王亚军《走进非线性科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应加强非线性科学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及其应用,进一步明确成绩考核方式。重新设计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暂缓开设。
3.周荣花《信息论基础》:课程内容需做调整,建议修改题目,同意开设。
4.张峰《朴素集合论》:课程简介过于简单,建议增加一些实例,修改课程题目。同意开设。
5.薛庆《工程伦理》:同意开设。
6.姜增如、李怡然《MATLAB在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课程内容丰富,建议增加交流互动。同意开设。
7.毛先领《科学故事会——科学精神实践》:课程内容没能很好体现出课程的主线,建议理清主线,以科学方法论的角度阐述科学精神。重新设计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暂缓开设。
8.吴玉凯《生态修复与美好生活》:建议增加人体健康修复的知识,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意开设。
9.张纪海《企业危机管理》:课程内容很有价值,对大学生开设很有意义,建议减少过于专业的学术部分。同意开设。
10.廖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同意开设。
11.张剑《数字经济与商业创新》:课程很有价值和意义,教师对内容很熟悉,增加与学生互动。同意开设。
12.张鹏、贾金莉《中国古代器物之美》:课程内容丰富。同意开设。
13.外聘专家/许晶《领航讲堂——人文素质名家系列讲座》:课程设计合理,建议对课程内容和专家立场做好把控。同意开设。
14.郝晓玲《学习理论》:专家建议减少纯理论介绍,重新设计课程,内容要通识,以问题为导向开始讲课。暂缓开设。
15.薛少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学》:课程内容丰富,教师有很好的基础和水平,课程内容对我校学生很有价值。建议注意伦理、道德、法律的关系和一致性。同意开设。
16.鲍忠明《世界文学经典心理案例十讲》:课程以心理学做为先修课程,由于我校本科课程中除社会工作专业外,几乎没有心理学的课程,因此在我校开设难度较大。教师本人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建议课程内容集中在文学艺术,需要做很大的调整。暂缓开设。
17.韩超《汉语语言与文化》:课程内容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意义。同意开设。
18.张莱湘、张渊《中国文化精粹(英语)》:课程内容准备充分,话题略多,建议精简,调整考核方式。同意开设。
19. Michael Bumann《从TED精品演讲看公共演讲艺术(英语)》:课程可以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公共演讲水平,很有意义。建议增加高等教育学的内容。内容有所侧重,调整作业形式。同意开设。
20. Kimberley Bumann《电影中的美国体育文化(英语)》:建议学生课前观看电影,课堂上增加互动讨论。考核要求与成绩评定加具体描述。同意开设。
21. Shaunda Stetson《西方电影叙事入门》:此课程有助于学生进行英语点评改编剧本等的学习。建议提高作业的难度,融入更多西方文化。同意开设。
22.弓军《英语报刊阅读》:课程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建议新闻选取与课本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平时成绩的构成。同意开设。
23.郭戈《英语语言史》:课程设计完整,内容比较充实。建议修改课程名称、细化评估方式。同意开设。
24.靳柯《核材料导论》:教师授课水平好,但是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缺乏差异性,建议重新设计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暂缓开设。
25.李鹏飞《生活中的化学》:授课老师专业知识丰富,调整课程内容,加强化学与实际的联系。建议面向全校开设。同意开设。
26.王俊升、黄厚兵、靳柯《材料基因导论》:同意开设。
27.杨帆致《化学与生命科学》:建议压缩课程内容,结合热点问题,降低专业性。同意开设。
28.廖海涛《最优化方法及应用》: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内容过多,通识特点不突出。建议进行通识教育适应性调整,明确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暂缓开设。
29.廉艳平《数值仿真概论》。同意开设。
附件5
新开实践训练通识选修课试讲的反馈意见
1.卢继华《宽带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实验》课程
课程准备充分,教师知识储备深厚。专家建议增加系统硬件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意开设。
2.杨青《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课程
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实验教学条件完善,课程持续开设多年。同意开设。
3.李宏儒《node.js》课程
课程选题较好,但是课程内容没有突出实质性内容。建议重新梳理书写教学的大纲。暂缓开设。
4.黎汉生、梁文强《化工流程模拟实训》课程
课程选题适合,提高学生工程训练能力,课程设计合理。实验教学条件具备。同意开设。
5.杨新芳《植物生物化学基础实验》课程
课程内容和实验操作方面内容缺乏创新,建议调整课程开设目的和重新梳理教学大纲。暂缓开设。
6.贾金莉《装饰美学与纹样》课程
同意开设。
7.贺春华《声乐艺术的技巧掌握与实践》课程
同意开设。
8.曲香竹《节日与民俗艺术》课程
同意开设。
9.黄佳琦、崔彬彬《能源存储与科技实践》课程
课程设计系统,建议增加研究型实验内容,同意开设。
10.曾艳《西班牙语入门》课程
同意开设。